变味的忆苦饭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变味的忆苦饭
忆苦饭对于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人来说可能不是很熟悉,据载,明朝皇帝朱元璋坐了江山后,便立下一条家法:每顿饭必有粗菜,并且身体力行,顿顿都上豆腐。但到了他的后代,这顿“忆苦饭”慢慢变了味,豆腐原料从豆子变成了鸟的脑髓,一份豆腐有时需要宰杀近千只鸟。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每天的伙食费竟高达36两银子。“忆苦饭”本是教育子孙艰苦朴素的有效形式,但本末颠倒沦为形式主义,徒有豆腐形式,却无豆腐本质,不仅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反而助长了奢靡之风。
犹如过河需要搭桥渡船,凡事离不开必要的形式。要想调研、谈心,下基层、面对面就是必要的形式。然而,下基层若走马观花,如何发现一线实情?谈心若不掏心窝子,怎能获知百姓心声?实践表明,丢掉本真,过于看重形式,甚至为了形式而形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2015年3月27日 新华网)
“忆苦思甜”是六七十年代对年青一代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课题和主要途径。那一时代的人曾充满感情地引吭高歌:“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汗水滴在地主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吃“忆苦饭”尝尝野菜,体味一下妈妈过去的酸苦,才能珍惜自身生活的甜蜜。尽管当年的生活水平还非常低下,然而比起“妈妈的过去”已经是天壤之别。抚今追昔,热爱祖国的情感怎不油然而生?
然而党内却存在着形式主义痼疾,所谓形式主义,就是一种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在观察事物时,总是从外部来判断事物、认识事物,看不到深层次的实质;在处理问题时,则总是追求表面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容,反而阻碍了实际工作的开展。位居“四风”之首,贻害无穷。形式主义犹如 “大蛀虫”、“大毒瘤”,“血盆大口”不停啃噬着群众对党的信任度,损害政府清廉务实形象,破坏党员干部作风。不仅阻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
虽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以来,”四风“问题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形式主义难根治、易反弹的性质,决定了反形式主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忆苦饭“的变味、”悬浮图“的秘密、”僵尸网“的沉睡......无不折射出当前一些干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明智之举“。下基层就是走马观花,不去发现一线实情;做工作就是弄虚作假,不去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检查就是做表面工作,不去深入了解实情;找群众谈心就是应付了事,不去获知群众心声。
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在笔者认为,主观原因是首要的,主要是党员干部自身在宗旨意识、党性修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差距和问题。可见,要打好这场反形式主义斗争,关键在于党员干部。不仅要加强干部党性教育引导,而且要增强违纪违规惩处力度,还要加大体制监督。
只要党员干部素质过硬了,自身作风优秀了,”忆苦饭“就变不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