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送温暖”要以回应群众诉求为准则

作者原创   2015-01-29 15:55:35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春节临近,资阳市各级机关党委中,“走基层,送温暖”的活动逐渐多了起来。和往年不同,今年的“送温暖”活动多了个“前奏”——问需于民。(1月29日  四川日报)

早在“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开始之前,资阳市就已对困难党员和群众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通过设置“意见箱”等方式搜集民情民意。功夫下在“送”之前,带来的效果有目共睹:群众的问题解决了,群众干部之间的关系更加贴近了。

“走基层,送温暖”活动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的一个创新举措,真正拉近干群距离,增进干群感情的举措。然而,在第一次“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开展过程中,个别党员干部只满足于“走”和“送”,没有真正将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使得很好的活动变成了形式主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领会“走基层”活动的意义所在,将之当成一种政治任务,以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为目的;二是个别地方缺乏狠抓落实的措施,没有将惠民政策完全落实下去,没有督促管理好本地区的党员干部参与此次活动。相对而言,第一个原因占主导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那么就不可能付诸与之相应的行动,也不可能将政策落实到位。

“走基层”要沉得下去,既然是联系服务群众,就不能仅满足于“走”,要在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送温暖”要送到位,不能做表面功夫,要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员干部所付出的感情,认可我们的干部。

第一次活动暴露出几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在于“送温暖”只满足于送些米、油、盐。对于某些条件困难的家庭来说,也许这些物质能够解一时之急,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这点物质算不上什么,如果仅仅认为送些米、油、盐就将温暖送到了群众心上,那就大错特错了。不同的群众有不同的诉求,有些群众希望能够在经济上给予更多照顾,但是有些群众希望得到的可能只是一句问候,因此,解决群众诉求首先要了解群众诉求。今年,资阳市在“走基层,送温暖”活动之前增加一个收集群众意见的环节,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不同群众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有得放矢,方能真正将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文/李小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