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露:师生“仇恨”心结何时解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12月16日上午,云南昭通市鲁甸县第一中学的教师,集体走上了操场,无人上课。鲁甸中学学生提供的校方通过校讯通总台发布的信息显示,因前段时间一高中老师被学生当众羞辱,以及一初中老师被学生殴打,导致该中学老师人人自危,集体休假不敢上课。随即,鲁甸县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当天上午教务局已获知上述事件,目前领导已经去该学校了解情况,展开调查。(12月16日《澎湃新闻网》)
云南鲁甸发生的学生当众羞辱教师,老师被学生殴打一事持续发酵,导致教师集体休假,引发社会热议。从古至今,教师无疑是一项神圣的职业,无一不为他赞颂,古人留下“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诗词来赞颂恩师,现代人把教师比喻为蜡烛,园丁,人类的灵魂工程师。鲁甸一中的学生却突破社会的伦理道德,羞辱老师,殴打老师,给老师们深深上了一课。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如今却弄得自身的尊严、安全都没法保障,这是谁之殇?笔者认为这也是教育的一个失败,不论是家庭、学校都有责任。
家庭方面,父母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有着先行、先知、先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在家庭形成的。孩子教的好不好跟父母有直接的关系,孩子道德的观念的沦失,父母是第一责任人。希望广大父母以身作则,把家庭教育重视起来,多花些时间来教育孩子遵守传承中国优良的传统,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学校方面,学生羞辱老师,殴打老师,是没有法制观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平时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分数,不注重学生法律道德教育的恶果。校方应主动担当,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防止学生在法律道德边缘愈走愈远。最近绵阳市出台的《关于切实做好宪法和法律知识“六纳入”工作的实施方案》,从2015年中考开始,将把宪法和法律基础知识纳入考试评价体系,特别是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相关的重要法治内容,将纳入中考考试范围,并逐年提高试题量和分值,这就是值得各地学校学习的措施。
学生打老师,老师“体罚”学生,学生与教师的矛盾越来越多,怎么解决一问题可以当成一个课题来研究,只有处理好这一矛盾才能让老师更安心的培育下一代,才能让学生尊敬老师,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