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禁烧不光靠“堵” 重点在“疏”

中国法制网   2016-06-28 15:32:30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记者近日在河南多个农业大县调研时发现,秸秆禁烧如今成为基层治理的“第一难”。干部驻田间,睡地头,有苦难言。县级财政耗费动辄千万,倍感压力。然而,尽管严防死守,秸秆仍因出路不畅,使禁烧难有实效。(6月27日新华网)

    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推进秸秆焚烧工作,力求农田不冒烟,而农民则千方百计地烧掉秸秆。禁烧秸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二是危害人体健康。即使花费大量财政资金,采取干部轮流蹲守等措施,结果是秸秆禁烧工作年年抓,而秸秆焚烧现象年年发生。

    看到这里,笔者不仅想问,禁烧秸秆工作固然重要,但为了禁烧秸秆,出动特警队巡逻,为防止给去世老人烧纸,村干部和消防车一路蹲守,禁烧秸秆期间其他工作一律停摆等做法是否有浪费公共资源,得不偿失之嫌?

农民焚烧秸秆是由于环保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同时也是由于习惯性心理,认为将秸秆焚烧方便后面耕种。

笔者认为,禁烧秸秆,光靠“堵”,行不通,重点还在“疏”。首先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科普教育,从思想根源上改变农民焚烧秸秆的惯性思维,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焚烧了秸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还有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只有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过来,才能让他们从被动禁烧转变为主动禁烧。其次,还需由政府牵头,研究综合利用秸秆的方式和技术,并出台相应措施引导推广低成本、高效率和少污染的秸秆利用方法,实现“变废为宝”,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只有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享受到了成果,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问题,才能得到“标本兼治”。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