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驻村”更是“助村”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基层党员干部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铸就这个地基要用“高标号的水泥”,巩固这个地基要有“百折不挠的钢筋”。2015年8月,我从人民日报社被派驻到河南省虞城县韦店集村任第一书记。这是一个贫困村,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2850元。31名党员平均年龄57岁,60岁以上的党员占一半。长期以来,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利己思想严重。第一次开党员大会,有名党员一身酒气,不停抱怨:“人家能吃低保,我为啥不能吃?”事实上,他并不符合享受农村低保的条件。讲述人:河南省虞城县稍岗镇韦店集村第一书记 时圣宇(2016年6月29日 人民网)
人民群众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时书记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沉下身子,深入基层,为村子争取项目,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发展村子经济。抓党建促新风,积极鼓励村子青年加入党员队伍,不断引导和规范老党员“散掉”的作风,驻村更助村,堪当领导干部的学习楷模。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对于“第一书记”这个词汇并不陌生。选派干部驻村蹲点,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意义重大。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更好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发展,保持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让驻村干部帮助加强所派驻的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拓宽致富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当地村风村貌。各地纷纷开展类似“三进三同”活动,即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驻村干部通过深入基层,走村入户,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对每名党员干部而言,沉下心驻村,练就服务群众真把式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驻村干部在村里蹲点,开展调研,进行分析,收集村民困难,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帮助村里出点子,带领村民脱贫困。
我们身边的“第一书记”时圣宇就让梦想照进了韦店集村。作为“第一书记”的干部,一定要牢记自身职责,主动融入村集体生活,踏踏实实干事,积极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让梦想照进千家万户。
(作者:刘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