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五:禁烧,重伤的是干群关系

法制网   2016-06-28 15:56:03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记者近日在河南多个农业大县调研时发现,秸秆禁烧如今成为基层治理的“第一难”。干部驻田间,睡地头,有苦难言。县级财政耗费动辄千万,倍感压力。然而,尽管严防死守,秸秆仍因出路不畅,使禁烧难有实效。(6月27日《新华网》)

每逢农作物的收割之季,传统来看,本是喜庆之日,可“秸秆禁烧”便让丰收的季节成为让群众苦无出路,干部苦不堪言的日子。各地党委政府组织大量的人力,筹措大量的物力,各种宣传、各种灭火设备,田间地头,明查暗访的,为的就是堵一个“烧”字,群众开始东躲西藏,换着时间、换着地点、换着方式的烧,实在疲于应付,就明目张胆的烧。一个跑一个追,本是干群一家亲的关系,开始跑了调。

干部为的是政绩,百姓为的是生计,上面的一纸文,下面玲琅满目的各种招式,谁都累,累却还是继续着:表面功夫的事,坚持到底,愈是如此,愈是吃力不讨好,为官者,追根究底是为百姓,没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实际问题,秸秆这个老大难,永远横在干群之间,过不去的坎。

对于秸秆禁烧,据了解,群众不是不支持,而是仅提禁烧,却没提出其他合理的处理方式。即使全国范围内,有秸秆变废为宝的例子,但成本还是太高,投入太大,百姓怎会选择亏本买卖来做;当地党委政府,有任务,有压力,可要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这场有硝烟的战争,势必会一致耗时耗力的耗下去。

当务之急,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找到抓好秸秆的新出路,有了合适合理的解决办法,群众也不会抓着不放。一是现行秸秆还田,要整合科技、农机等多方资源,推进机械化还田进度,增加相应的还田补贴,调动还田的积极性;二是有关部门要就秸秆还田研讨出综合性的方案,不能为了禁烧,长期影响粮食产量;三是相关部门要研究秸秆的再利用,算好经济账,让秸秆的出路更多。

只有真正的不损害群众利益的前提下,禁烧目标才得以完成,干群关系才能迈过这道坎。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