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政府的公信力毁在“政府热线”上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记者近日在多个时段拨打多地的市长公开电话等政府热线电话,发现不少存在等待时间过长的情况,要么长时间占线,要么拨通后无人接听。在拨打东北某中心城市的市长公开电话时,记者连续拨打100多次无法接通,也没有任何语音提示信息。不少群众向记者反映,用半小时甚至1小时以上才能打通政府公开电话的现象十分普遍。(5月16日中国新闻网)
政府“热线”是政府职能部门倾听民声、了解民情、与民互动的一个有利窗口,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政府“热线”所承担的服务角色亦愈来愈重要。然而政府热线电话竟然会10次打不通,100次也打不通!一个热线电话竟然无法接通,这与建设“服务型政府、阳光政府”的工作理念来说岂不是矛盾?
为什么热线会遇冷?原因说来也很简单,热线本来是政府部门的耳目,是收集民意的重要手段,但是,因为既没有绩效考核,政府部门又不像企业,服务不好下次顾客就不上门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通常比较欠缺,许多热线都是“一流的设备、二流的话务员、三流的服务质量”,反正看得见的是投入,人有我有就行,至于效果如何,无人监督和追责,做得好做得不好全凭自觉,很难有持续进步的动力,最终成为花瓶和摆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政府部门的便民服务应该落实到细节上,而不是一味追求形象工程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民意的力量,心怀群众的民生疾苦,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最终才能拿起热线的听筒,真正做到解民意、通民心、办民事,提升政府公信力,赢得老百姓的支持与信任。
在笔者看来,要把热线真正由冷捂暖,靠媒体曝光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还是在于政府部门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建立让公共服务部门能够真诚听取民意、真心服务于民的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