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与“发财”道不同不相为谋

法制网   2014-10-16 09:45:04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14日18时,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至此,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的14个地区和单位的整改情况已全部向社会公开,包括开展常规巡视的北京、天津、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海南、甘肃、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开展专项巡视的科技部、中粮集团、复旦大学。从14份整改“成绩单”中可以看到,部分领导干部和不法企业家搞权钱交易的情况较为突出,官商勾结已成为治理整顿的重中之重,这次被巡视的地区和单位对各巡视组的反馈意见高度重视、立说立行、全力整改。(10月15日网易新闻)

  文章指出:其一,官商勾结问题突出。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等领域成腐败重灾区,领导干部利用手中职权违规插手工程建设等行为和受贿行为突出,一些领导干部和商人交往过密。其二,“一把手”频频涉案。各地在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加强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对发现的领导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招呼、早提醒,防止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其三,严查干部亲属经商。立案查处的同时开展专项清理和自查自纠,对违规问题自行整改,在整改中,多个地区和单位严查领导干部亲属子女有违规经商办企业等行为,监管部门应谨防其“狐假虎威”,谋取不法利益。最后,各地突出重点整改,集中对“小官巨腐”“裸官”、买官卖官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各地区各单位针对巡视组反馈的具有本地区本单位特色的腐败隐患,对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改。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面临着形势严峻的官商勾结局面。究其原因,为何会出现这种官商勾结屡禁不止的局面呢?一方面,利益是他们最大的链接纽带,“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对于某些党员干部而言升官发财就是初衷。究其实质,领导干部能够与商人达成利益共识,根源仍在于权力缺乏约束形成的溢出效应。政客和商人之间的勾肩搭背其驱动力源于公权力,某些领导干部能够一家独大、一手遮天,而商人也乐得为这些大权在握的领导干部埋单,你情我愿、礼尚往来你给我敞开规章制度的大门,我为你提供经济保障。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自我迷失,在作风问题上,存在顽固性和反复性的问题,在党组织严抓的时期内好转,缺乏督办就松懈,某些党员干部作为“墙头草”紧跟着党组织的风向办事,严时一本正经,宽时胡吃海塞。

  笔者看来,为了杜绝此类官商勾结事件的发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增强领导干部的学习和服务意识,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廉政教育,紧抓作风建设,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二是要针对于此类涉事领导干部,经调查甄别后启动相应的问责程序并公之于众。通过公开相关信息给群众一个交代,对涉事领导干部进行追责,维护整个党员干部群体和政府机关单位的正面形象;三是要完善监督机制,实现对领导干部施政行为的全面监督,要切实保证纪律监察体制深入各个方面,做到扩大范围、加强力度、加强节奏,防微杜渐将此类官商勾结的事件扼杀于摇篮之中。

  (作者:菜地小羊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