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毒文具的“零容忍”不该只是例行检测

中国网   2017-11-21 14:42:20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又到一年开学季,不少地方的质检部门照例发布学生学习用品质量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情况照例不容乐观:包书皮存在苯类溶剂残留、邻苯二甲酸酯等,塑料橡皮擦检出增塑剂,修正制品、水笔苯类有机溶剂残留超标等等。

 

青少年健康安全涉及千家万户,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学生学习用品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有毒学习用品存在多年,社会对有毒学习用品整治的呼声也愈来愈强烈,但为何年复一年问题依旧?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虽然全国范围内的学生文具用品中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在多大范围内存在,尚有待权威调查。但从相关部门的检测结果和不时爆出的“毒文具”事件不难看出,“毒文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而对于“毒文具”的风险防范,虽多见监管部门的例行式质量检查,却少见后续的监管、处罚跟进。

 

我国并非没有对学生用品的管理规范。如2008年4月起开始实施的《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就几乎涵盖所有文具用品的安全技术标准,并明确要求“不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的学生用品,将不得在市场上销售”。对照现实,强制性规范的执行显然未能体现出足够的“强制性”。

 

除了执行上的问题,这则9年前制定的规范,在某些标准上也已呈现出缺位和滞后的问题。如规定中并未对邻苯二甲酸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这些年出现在学生用品中的“新面孔”提出相应的标准,导致对这些物质指标的监管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在这个意义上,不但规范的执行要加强,“标准”的及时更新和完善也有待重视。

 

发现问题,为的是解决问题。对于可能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学习用品质量问题,相关部门除了提示提醒,还应当主动将关口前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阻断有毒文具生产销售。必须在抽检结果出来之后追根溯源,找出背后成因,对违规违法生产、销售有毒学习用品的厂家、商家,采取“零容忍”措施。此外还要举一反三,对学习用品从生产标准、产品检验、市场流通等环节进行认真反思,及时堵塞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漏洞,从而让令人忧心的问题和现象不再发生。

 

当然,对有毒学习用品进行整治,绝不仅仅是质监部门一家的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应切实负起责任,在研究相关立法工作可能性的同时,更要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来,尽快落实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来,这才是对孩子们的生命安全真正负责。

 

作者:安徽合肥第八中学 孙逸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