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优优:人民群众本就是党政工作的评委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人民群众本就是党政工作的评委
今年以来,青海省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绩效)考核中,注重多维度、全方位综合评价工作业绩,在全面考量工作实绩的基础上,把发言权、话语权、评价权交给干部群众,使测评方式由单一测评向多元测评转变,测评范围由所在单位或部门内部测评向市州和省直部门之间互评扩展,初步构建了“360度”社会公众评价体系。(2016年11月21日 光明日报)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至今所建立的伟大功勋和成就无一不是走的群众路线,党领导下的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立党为公,执法为民,这一执政理念更加充分彰显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然而眼下,不少党政领导早已背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公仆意识已然淡化,把工作脱离于群众之外,将其视作“局外人”,对群众提出批评建议置若罔闻诸,致使昔日密不可分的干群关系蜕变为一触即发的矛盾爆发点,令人深思。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为官者骄傲自大,盲目自信,且对群众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认为群众在党政工作中不相干,自己干事不需要别人指点,别人不拥护不支持也能干好,完全不能领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考核、监督机制不合理,上级、下级、同级之间的考核、监督、评测,看似没有监管的“真空”状态,实际却因缺少“第三方”介入,使得为了各自脸面避重就轻似的“提些建议”而已,对工作优劣的评定却讳莫如深。工作变成了走过场,成为了下级讨好上级的最直接方式,只需要取得上级认可,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都可忽略,结果就是大批形象工程上马,严重的损害了作为“局内人”的人民群众的利益。
党政工作不仅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作为人民的公仆,其工作成绩应有人民群众来打分,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分值,这也是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的不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