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多马德:精准“授人以渔” 别玩数字游戏

中国法制网   2016-11-21 19:17:48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在基层采访,这种现象不是个案。其背后凸显了一些干部头脑“贫困”、政绩冲动。脱贫攻坚,各级政府大幅投入,但钱多了,有的地方不会花了。上产业没有好思路,“给钱给物”不行,任务完不成不行,于是就想走捷径。扶贫资金在企业里一转,部分以分红的名义分给了贫困户,脱贫效果“立竿见影”。名曰产业扶贫,实则玩“数字游戏”,这种“跑偏”的政绩观必须纠正。(11月20日 中国青年网)

产业扶贫的重要意义,是要让贫困地区“造血”,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而随着我国脱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就产业扶贫来讲,某些地方却开始玩起了“数字游戏”——很多扶贫工作者认为,产业扶贫就像是下力气引来一只金凤凰,贫困户被“拖着”飞上了梧桐树,便能产出金灿灿的凤凰蛋——这两年收入提高了,账面数字漂亮了就代表脱贫了。殊不知这凤凰飞走之后,贫困户们抱着手中的“凤凰蛋”发现不知如何孵出“凤凰仔”,如何学会这根本不适合自己的“渔之术”,最终又过回老日子,重返贫困阵营。

笔者认为,这种以偏概全、盲目短视性的扶贫之法不可取。表面上,引来的产业的确能在短时间有所建树,让贫困户暂时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但是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真正适合他们发展的“产业”又是什么?扶贫工作者们“授人以渔”授的精准吗?

有些“产业”长则五年短则三年才见收益,让许多因病致贫的人“看得到希望拿不到钱”;有的“产业”门槛高、技术精、投入大,一旦交到贫困户手中后期根本没法独立操作;有的“产业”投入低,短期效益明显,但中后期一旦形成“扎堆种土豆”效应,更会使贫困户血本无归。

固然,贫困户们急于过上好日子,扶贫干部们也急于在工作中见到效益,但是让贫困地区贫困户学会“渔之术”,并不是让我们的干部们囫囵地“买好”鱼饵渔网直接交到他们手中,而是听听他们需要多大的“鱼”,再去告诉他们怎样去“买”。

毛主席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施产业扶贫,关键是要摆正扶贫干部的心态,纠正他们片面追求“数字出成绩”,求大求快的政绩观。只有他们沉下去认真倾听贫困户的心声,工作做细做实,才能精准发力,真正找到贫困户的痛点和产业扶贫的切入点,帮助贫困人民早日脱贫奔小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