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京沪高铁盈利能力一枝独秀 高铁建设“隐性价值”也是价值

中国法制网   2016-07-26 17:47:15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昨日,据央广网报道,京沪高铁股东天津铁路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初披露的债券说明书中,显示出了京沪高铁的盈利数据。根据说明书内容显示,截至2015年末,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1311.7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7.74%。而公司去年营业总收入达234.24亿元,利润总额66.6亿元,净利润65.81亿元。随即,高铁作为基础设施,到底应不应该盈利的讨论,在网上席卷而来,网友们也是众说纷纭,多半喜大于忧。

作为铁路运营部门来说,面对年年亏损的铁路客运,这或许是福音,表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京沪高铁在建设之初,铁总预计盈利周期是五年,即五年之后便可扭亏为盈,从说明内容显示来看扭亏为盈如期实现。

那么其它线路呢,能实现盈利吗?其实,从世界各国高铁目前运营情况来看,高铁基本都在亏损,而在国内已经开通的几条高铁线路来看,京沪高铁则是目前唯一一条实现扭亏为盈的线路。无疑,这对当前铁路建设融资的意义是积极的,向民间资本证明了高铁是可以盈利的,且如同高速公路一样可以实现较高利润率及回报稳定。当然,除京沪高铁如期盈利外,该线路意义远不止于此,作为国内建设标准最高一次性建成距离最长的高铁线路,在中国高铁线路建设、和谐型动车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高铁产业链的产生及完善方面都具有着重要意义,2010年底中国自主研发的CRH380AL就是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实现486.1KM/H的运营速度,刷新了世界高铁最高运营速度的记录,俨然是高速动车组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路桥建设方面同样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建造经验,为后续的京广、兰新、沪昆高铁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今中国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高铁建造体系,从高铁线路建设、高速动车组制造、特殊材质钢轨、弓网信号设备到高铁建成运营等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创造。在此基础上,中国高铁出海无不体现着强大自信。

完整的高铁产业链的形成,无疑是高铁隐形价值之一,在建设方面积极消化钢筋水泥的过剩产能,高标准的钢轨材料也迫使着钢铁制造产业的优化升级;巨大数量的高速动车组的需求,同样崔使动车组制造产业的做大做强,此外,据人社部介绍,近些年铁路直接或间接实现了带动1000万人就业;其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从业人员提供出彩的机会,让其更快过上小康生活,提升幸福感,增进人民福祉。

相对于京沪高铁,京广、兰新、哈大等高铁从开通至今,仍未实现盈利,针对每年8000亿的铁路建设投资,主要的资金来源依然是银行贷款,截止到今年5月56日报道的铁路负债4.14万亿,负债率达到66%,面对如此高额的负债,不仅让铁路经营部门压力山大,连网友们也纷纷操起心来,迫切渴望高铁通往自己家乡的同时,也在为高铁票价不接地气仍没有盈利而发出各种抱怨的声音。

面对百姓的强烈呼声,铁路建设俨然到了有条件有建,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建的地步。无论高铁的是否盈利,高铁作为重要的国民基础设施,具有投资量大,建设时间长,回报周期长等特点没有变,被人们忽略的隐形价值却被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起来,每年两会,地方政府都会努力为地方争取高铁项目,地方百姓也是为争取高铁过路权纷纷组队向相关部门请愿,如同新野邓州两地为争取高铁过路权的案例时有发生。此处便是笔者想说的高铁的隐形价值之二了,高铁作为基础设施的效益体现,由高铁产生的高铁经济带,一条高铁线路少则串起几个十几个中大城市,多则串起二十几个甚至三十几个大中城市,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被一条高铁线串起,形成一串璀璨的珍珠链,沿线城市的时间距离被大大缩短,加剧着城市了人流、物流,为沿线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是加强城市合作,实现产业分工及结构升级的催化剂。

速度创造效益,京沪高铁全长1310公里,贯穿京、津、冀、鲁、皖、苏、沪“三市四省”,覆盖国内26.7%的人口,沿线的人财 物在不到四小时内任意流通,近四亿人口蕴藏能量得到有序释放,一线城市的辐射效应得以显现,强大的人流、物流为沿线城市注入了活力,俨然构成了京沪经济带。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