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少了”何以沦为“不作为”的救命草?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式走马观花的下乡走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或集中调配车辆的形式,提高了公车的利用率。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很多地方已经采用政府租车形式或建立统一公车平台调度车辆但记者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个别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5月29日参考消息)
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公务用车杂乱繁冗、秩序混乱、管理不缮等现象,一直都为广大公众所诟病,也对政府形象带来消极影响。自2014年起,全国便开始自上而下实行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方式推进公车改革。时至今日,减少了高费用的公车、减轻了财政负担财政负担,公车私用的现象逐渐减少,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且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同时通过取消作为特权载体的公车,也大大减少职务消费中的“公车特权”。然而,在公车改革如火如荼的路上,原本积极的转变动机如今却被“冷落”,一些基层干部因公车减少而抱怨“没公车坐”,进而振振有词以此为借口“罢工”,甚至出现少下乡、不下乡的现象。为了提升效率、完善管理、积极转变作风的公车改革,反而沦为谋取“福利”、堂而皇之懒、散、拖的借口。这些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面相,岂不能让人震惊、让人心痛,也让人反思?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是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关键举措,把享乐的贪图之心压实于责任的底线,也当是公车改革“正其形”同时也“端其影”的必要条件。没有任何改革与创新能够一蹴而就,也没有任何任何改变的尝试能够完美无缺。公车改革,又怎能不以创新、动态的眼光来面对过程中的问题?公车改革,表面是“改车”,实则为“改人”。改车,永远只是一种方法,而真正让人得到改变,才是改革的目的与出发点。因此,无论制度的完善、方法的改进,其重点不仅在于“车”,更应在于“人”。
与此同时,作为基层工作者,作为政府与广大群众联系纽带的“最后一公里”,又岂能在车改来临之时,不仅不以此为改善自身、创新工作的契机,反而被心中的贪图与懒惰战胜、把其当做可以合理享受“福利”、懒散工作态度的借口?遥想无数前辈,在风餐露宿、条件极其艰苦的年代,依然全身心扎根于基层,扎根于最艰苦之地,依然用毕生在每一寸土地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光荣理想;反观如今一些态度与行为,该如何与一位基层工作者的身份相符,又该如何践行一位人民公仆的信誓与诺言?
公车改革,虽改在“车”,却革在“人”。公车的减少,不会影响到基层工作的成果与效率,真正关键的,永远是每一位基层工作者在作为一名扎根于基层的公仆的信念与素养。“公车少了”不是“不作为”的救命稻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才是推动基层工作向前进步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