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退休”能否让车轮的腐败刹车?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2015年6月18日下午,信阳市公安局鸡公山分局局长侯太峰提前脱离工作岗位,乘坐警车参加战友聚餐。其间,他让司机驾车外出办理私事,之后将警车长时间停放在就餐地附近。2015年8月,信阳市监察局给予侯太峰行政警告处分,信阳市委免去其鸡公山公安分局局长职务。(人民网2016年5月16日报道)
什么是公车?只要是利用公共资源购买的车辆,都属于公车;何为公务用车?公务用车是指国家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了执行国家公务而专门配备的车辆,包括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抢险救灾车等以及其他一些车辆。公务用车的存在,就是为了执行公务时更快更便捷,同时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可现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因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思想着祟,加之管理与监督方面难度大,导致公务用车和管理出现诸多问题,违规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的案例层出不穷,车轮上的腐败何时能刹车?笔者认为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权利无刹车,公车改革难。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公车改革,各地政府部门的公车改革方案也是多种多样,车轮下的腐败已经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诟病,严重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公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也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对于改革的方案,不同群体的说法各有不同,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车补贴会不会变本加薪,地区和行业是否存在补贴差异,基层和机关按级别统一划线是不是不公平?国家需要不断的进步,社会就要有改革,社会有改革,就会有争论。
公车改革难推进,阻力首先来自权利阶层,它比“舌尖上的浪费”更难实施,公务接待应酬多,伤神又伤身,大多数都不愿意去接待,事情顺其自然就遏制了,车轮上的腐败就不一样了,要彻底让公车浪费刹车,光靠群众监督的不够的,要用国家制定的改革方案与制度来推动公车改革,就像领导干部升级官位一样逗硬奖惩,严查严处,形成震慑。把这次公车改革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来推进。
公车改革难,还有一个制度问题就是取消公车后,如何对公务员进行车补?由于各地区的物价标准无法统一衡量,车补无法有一个可操作的统一标准,各地做法不一,信息不公开,影响了公车改革的推进。如果公车被限制使用,从而改发车补,会不会滋生新的腐败?车补是政府点对点发放的,其标准是可控和可比较的,也是可以控制的,相比较之下,公车的购置和维护就没车补这么透明和可比了,更容易滋生腐败的空间。
公车改革难,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的障碍,特权思想尤为严重,有权利的官员把公车当做自己的一项待遇,既然做官就要有做官的样子,哪怕一个单位只有一辆车,也要满足单位一把手的工作和生活需要,管本位思想严重影响了车改的力度。只有把公车的使用置于制度的监管和舆论的监督之下,下决心治理公车腐败,让每一个官员都有向我开刀的胸襟,主动成为公车改革的践行者和带头者。
当然,公车改革能否见成效,却是一项不可估量的议题,由于贪腐自肥的观点作祟,许多官员难以改变观念,如何加大从领导入手的力度,如何关住公权力,让公车真正回归“公共性”,无疑是今后公车改革继续关注的焦点。
作者:黄箐箐
单位:统筹办
地址:青白江区青江中路183号
联系电话:13990186878
邮箱:7210388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