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祥:“红包”的背后为干部作风建设找到突破口
中国法制网
2016-03-31 19:33:05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3月30日,广东省纪委官方网站“南粤清风”通报称,2015年,全省查处违规收送“红包”礼金558人,有5820名党员干部主动拒收或上缴“红包”礼金9058.3万元。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收送“红包”问题724件,处分743人。(3月31日《新快报》)
各个地方均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之下,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得到了显著的好转,但是作风建设任重而道远,反腐败工作没有终点。只有重拳出击,才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干净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党员干部主动拒收或上缴红包,不应该是个别特例,反而应该是常态化的,不应当用有色眼镜看待上缴红包的干部。近年以来,全国各地治理“红包”问题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在捷报频传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关注打量“红包”的背后,究竟是哪些人在送,是为了什么原因而送?是否还存在的权力运行的真空?
正如同“一只巴掌拍不响”,抛开个别因为送礼好办事、见人先送礼的人不说,“红包”送上的背后必然有着相当的目的性,而这些目的性是否可以成为我们加强监督、改进工作的突破点呢?
笔者认为完全可行。干部作风建设常抓不懈,面面俱到,目前看来是达到了显著的效果,在高位求进的话,就是对权力真空和监管漏洞进行发掘的过程。在收缴“红包”的同时,纪检干部也应当从源头入手,追查“红包”来源及相关腐败行为,从高危处发现监督的重点和方向,这样的话,干部作风建设必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