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超 徐安宏:绿皮车“下海”让情怀永存

中国法制网   2016-03-25 07:47:47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2016年3月17日,在济南建筑大学校园内,大学生食堂吃饭每天“赶火车”,一派热闹场面成为校园的独特景观。据了解,山东建筑大学火车餐厅是将退役的东风5610号绿皮火车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机车放置在校园之后,火车8节车厢改造成“火车餐厅”。不少学生称,每天伴随着音乐,与同学一同在火车上吃饭,真是一种享受。(3月19日 央广网)

说起“绿皮车”,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绿皮车”曾是中国铁路旅客列车中最具代表性的出行交通工具,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的车轮,不断滚滚向前,空调客车、动车组相继成为了铁路客运的主力军,“绿皮车”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虽然它给人们的印象是脏、乱、差的不好的感觉,但承载着却是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怀,因此,不少的创客们便发挥着他们的创意与想象,将“绿皮车”摇身一变,重焕光彩,更具新生。

这不,在济南建筑大学校园内,大学生食堂吃饭每天“赶火车”,一派热闹场面成为校园的独特景观。其实,近年来,像济南建筑大学“赶火车”的潮餐厅并不少见,如“火车旅馆”、“绿皮车宿舍”、“列车咖啡馆”等创意,不仅赚足了人气,更成为商家的“聚宝盆”。在从前退役后的绿皮车一般是被直接切割卖做废钢废铁,只有小部分退役后的绿皮车“下海”。

笔者认为,从人们对绿皮车“变身”重生后热烈追捧的程度由此可见,虽然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对于已经淘汰的“绿皮车”仍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无法表达,也许变身后的绿皮车本身没有变得很完美,但更多给人的是一种回忆与情怀。再从环保上来说,把“绿皮车”融入到生活中,形成可循环资源再利用,肯定比简单的卖废铁要更有价值。

因此,笔者还是由衷的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的创意作品,让民众寻找曾经的回忆和留恋,如此一来,既服务了百姓,丰富了民众的生活,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铁路部门增收创效,实现互利互惠的双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