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莫愁无“知己”

中国法制网   2016-03-24 16:39:38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本报讯(记者 何旭)“我也曾想过打‘退堂鼓’,但想到有组织撑腰,便放下了思想包袱,干事更有底气了。”3月21日,谈起纪委为其澄清是非一事,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供销社主任郑廷远感慨颇深。去年以来,四川省共为5425名党员干部澄清是非。“既要‘拍蝇打虎’,也要对受到错告诬告的干部澄清是非,用明规矩消除‘潜规则’,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该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何旭)

古语讲“为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和中央纪委全面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常态化反腐工作的推进,“打虎拍蝇”成效显著。然而,高压反腐态势下,难免不会使我们的部分党员干部瞻前顾后,宁愿不作为,也不愿被揪住“小辫子”,影响了自己的政治前途。长此以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肯定会受到较大影响,这反而不利于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民生事业的改善。因此,从四川省自去年以来,总共为5425名党员干部澄清是非一事来看:此举正是契合了我党近期提出的针对“敢干事,干实事”的党员干部,逐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这一伟大举措。我个人认为,通过这一制度的提出和推行,广大党员干部必将重新步入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办实事的正轨,他们在作为和行动上的顾虑也将烟消云散。

为民办实事,关键是从勤政,廉洁和创新三方面着手落实。我们的党员干部,务必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的相关要求,不要时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缩短自己的政治生命。相反,我们应该时刻努力做好三件大事:一是要树立“无为即无功,无功不受禄”的为官理念,坚决杜绝“庸懒散浮拖”现象的发生,努力做到勤政务实;二是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这一底线,坚定党员干部无私奉献和为民谋利这一宗旨,必须做到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三是要随着时代步伐,不断转变思想认识,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努力让发展思路有特色,发展规划有亮点,发展方案有创新,发展成果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

“莫愁前路无知己”,我们党的每一个党员干部,请你们坚信:无论你做过什么,做的好与坏,历史一定会记住,也一定会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即使一时有偏颇,但最终一定会感受公平与正义的阳光。就像四川省为两千多名党员干部澄清是非一样,只要你“想作为,敢作为,有作为,会作为”,党和人民一定不会让你埋没在浩渺人海,未来终究会有“知己”为我们的大胆前行“欢呼鼓舞”。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