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慢慢:莫冷了网络背后的那颗“民心”
中国法制网
2016-03-22 15:38:35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网络是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倾听民声,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部份干部在面对网络平台时,虽“慎重”有余,却难有“亲和”之心,之所以“慎重”对待,倒不是有多尊重网络那头的发言人,而是怕一不小心捅了网上言论的马蜂窝,引发轩然大波。
诚然,由于网络上人物身份的隐蔽性,加上个人修养素质不一,网络言论多比较随意,有些意见提得直白刺耳,甚至也有人乱发牢骚,其言论让人难以接受。但既然身为领导干部,就该听得进批评和意见,不管它们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的。既然网络那头连接的就是群众,这些未加修饰的言论,不就是群众的实话和心里话么?所以,对这些言论,首先要去除的就是戒备之心,善于从这些批评中,发现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反思症结所在,找到解决的对策和办法。即使是一通“牢骚”,也应沉下心来思索如何化解,而不是去计较其措辞是否妥当。
正是由于网上言论的形形色色,领导干部就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辩证的思维去对待那些意见,从对方的立场深入思考其意见是否有道理,即使对方提出的意见不完全正确,也应有一颗包容的心,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宽容对待。对那些抱怨,就更应加以重视,分析情况,属于政策不清,情况不明的,就要给予教育引导,而对于那种恶意攻击的,则要予以迎头痛击,维护健康的网络言论环境。
所以,网络其实是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平台,群众才能随时随地对当下的事物畅所欲言,作为领导干部,理应尊重言论背后那颗坦率的“民心”,仔细倾听,冷静分析,珍视这些不加修饰的批评和诤言,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莫要冷了网络背后的这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