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阳:考试“刷脸”能否“刷心”?
中国法制网
2016-03-21 10:50:15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上周六,三台“貌似”银行取号机的生物识别仪出现在石景山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现场,668名考生必须“刷脸”通过后方能参加考试。据悉,这是本市首次在人事考试中使用“人脸识别”生物技术核对考生身份,而类似的高科技防作弊措施今年将在全市人事考试机构中广泛使用。(2016年3月21日,人民网:北京人事考试首次实行“刷脸”进场)
以前的考试,一般是让监考员通过肉眼查看证件和对比本人照片来检验考试人员信息,但是这种方式极易出现人为因素干扰、评价标准不一致以及宽严程度不同等状况。现在通过使用生物识别仪,确实能更精准地识别考生信息,有效杜绝替考。但是从一方面却看出,人们的诚信问题确实也让人担忧,考试竟然已经到了要通过机器检验来杜绝替考现象的发生。
俗话说,诚信是完人的核心价值,相反无诚信者是伪君子。“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如果想通过考试找到工作的人,连最起码的诚信都做不到,那又怎么敢奢望他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为呢?对于一些想要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人,就算能顺利通过仪器进入考场,那是不是就能保证他一定不会出现作弊等情况呢?笔者认为,高科技防作弊措施确实有必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在全民的范围内宣传、普及诚信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由内而外地认知和认同,以诚信的态度来践行。让人人都自觉树立“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的观念,让人人都明白一个人只有以诚信为本,才能立身于社会,才会事业有成。
倘若真有“机器”能“刷心”,那么也就不用再费尽心思来“刷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