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光:打着脱贫“幌子”,只能被约谈
北京青年报
2016-02-17 09:11:55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下称《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为了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制定本办法。《办法》适用于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考核。(北京青年报,216年2月17日)
这些虚假脱贫现象,究竟是什么在作怪,又是谁导演了这一出出虚假繁荣现象。想必是那些当地官员出于政绩的考量,才出此下策,显示了自己的脱贫工作力度和工作成效,顺利度过领导实地检查的关卡,这样的举措可能在某些上级领导那里非常起效,才有了一次次的复制,一次次上演。
虚假脱贫之所以存在,源于某些地方官员不正确的政绩观,更体现出对于脱贫的考核存在的问题。如何将全面脱贫这一宏观的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考核细则,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是否完成了脱贫的任务,考核达标应该由谁说了算?是地方官员自己,那样肯定存在夸夸其谈的虚假脱贫,最终都是圆满的达标通过;或是上级主管部门,上级的主管部门也会包庇下级让其顺利过关,以上种种情形如果真的发生就让人难以放心。
这样就需要一个详细的可操作的脱贫工作的督查考核标准,有了这一标准,负责脱贫工作的地方政府明确了目标,社会各方力量也有了监督的依据。不要让官员打着脱贫的“幌子”,实际是喂饱了自己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