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困难救助要帮到“点子”上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春节期间,“送温暖”慰问活动成为各个企业单位的一项重点工作。但笔者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在开展此项活动时,偏离了本意,个别干部把送温暖当作年终任务,敷衍了事;在慰问贫困户时蜻蜓点水,不注重了解困难职工群众的疾苦和心声,除了送几样东西,没什么情感沟通,完全背离了送温暖的初衷。
“送温暖”活动是联络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听取意见、了解职工群众呼声、传递企业温暖、增进干群感情的过程。必须看到,困难职工群众的心理往往更敏感和脆弱。他们需要帮助,但更渴望平等和尊严,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遗憾的是,受助者的尊严常常被忽略,像那些走过场般的“送温暖”,困难职工非但不领情,反而还会心存牢骚,出现负面效应。
既然是“送温暖”,要有“爱”的“温度”,这个“温度”更要靠实实在在地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掏心窝子拉家常,实心实意为职工群众脱贫解困出谋划策,让职工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春节慰问中,真正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同职工群众谈心交心,看看职工群众到底需要什么,真正需要哪些帮助,有针对性地做好“送温暖”工作。另一方面“送温暖”也要坚持常态化,各级部门对各类困难群体,要制定明确的救助条件和救助标准,建立“送温暖”长效机制。针对困难职工群众的不同困难程度、不同致困原因、不同帮扶需求等情况,因人而异地采取送政策、送培训、送医疗、送助学、送文化、送资金等帮扶措施,做到区别情况、注重实效。
逢年过节开展“送温暖”活动,绝对是一部暖人心肺的“好经”。但送温暖不能只是“米面油”,更不能成为一阵风,必须得对症下药,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这就需要不同的职能部门要根据自身的职能优势,通过真情帮扶和制度引导,真正把准“送温暖”活动的脉搏,切实解决职工困难,从而达到“送温暖”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