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文件”逼捐究竟打的谁的脸?

中国法制网   2016-02-03 16:43:51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红头文件”逼捐究竟打的谁的脸?

 

日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有企业曝出镇政府通知捐款的红头文件。在这份强调以指令性捐款为主的文件中,列出了以镇领导为负责人的捐款计划表,其中涉及政府机关、派出所、村委会、镇企业在内的50余家单位,捐款计划在1000元到2万元不等,总额27.8万元。(2月3日,新华网)

说起“红头文件”,最近总生事端,不是硬性规定公职人员的私人生活,就是强行老百姓再婚不准办酒席,笔者也是为了这样的规定捏一把汗。

并且,谈到捐款,一般都是自愿行为,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自愿选择捐多少。而且不管是捐多少都表达了自己的一番心意,都有捐款者的爱心。但是用“红有文件”来硬性规定捐款多少,这种被动形式的捐款已然变味,多少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尽管红头文件声称,此举是“帮助弱势困难群体度过寒冷的冬天”,但必须重复一千零一次的是,任何理由都不是逼捐的借口

然而,该份文件指出,“自愿捐赠和指令性捐赠相结合,以指令性捐赠为主。”南都记者发现,文件后附有捐款计划表,详细列出了5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捐款计划数额;分派2-4名镇领导,分别负责5-10个单位不等的捐款计划。

其实,捐款根本不用如此硬性规定,只要有天灾人祸,人们都会行动起来,进行捐款的。如果非要硬性规定,“逼捐”才能获得捐款,这究竟说明了什么问题?想必,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劝捐,势必会让我们的慈善事业走向歧途。

笔者认为,“红头文件”逼捐不仅说明当地政府管理者法制意识的淡薄,更说明其对权力观念的扭曲,其造成的恶劣影响更会有损党和政府的信誉。试问,这样的后果究竟为了哪般?(刘洛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