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微信模式”进两会,“互联网+”新变革

中国法制网   2016-01-29 11:14:33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召开了2016年省级两会。除了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备受关注外,今年的地方两会也有不少“新鲜事儿”:时下火爆全国的微信刮进了地方两会,两会开启“微信模式”。(来源:新华网  1月27日)

        近日,饱受关注的各地省级“两会”陆续召开,成为各界媒体各路舆论的焦点。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两会”不仅成为了各地“政事儿”的风向标,也成为了当下科技变革所带来的各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剪影”。随着“互联网+”理念的广泛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微信这一新兴社交媒体继网站、微博之后,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关注,逐渐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新平台,被亲切地称为“指尖上的政民对话”。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礼物比比皆是,从2012年11月18日,“广州公安”政务微信上线,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综合查询和网办业务的政务微信平台;到去年9月,首个带“国务院”头衔的官方微信——“国务院公报”入驻微信,成为了网民了解国务院动态的又一新平台;再到2016年1月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完成行政审批网上审批系统与微信的数据接口开发,搭建了行政审批事项微信公众查询平台,实现行政审批系统、证书管理系统与微信公众号之间的审批数据实时同步;再到新媒体风“微信模式”悄然吹进地方两会……。新媒体平台不仅为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更成为大家了解各地政务信息、国家政策动向的重要窗口。

        这样时下流行的形式来推动政务工作是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积极应用社交媒体服务社会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通过“指尖上的对话”来增加政民互动和互信,这是政务传播思维和意识的巨大转变,值得肯定。

        但是,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总会经历被公众所了解熟识、被媒体舆论激烈讨论、被广泛群众接受运用直至最后拥有真正客观理性的过程。新科技带来的新平台,作为“未谙世事”的新事物,其对行政制度的新变革、行政手段的新方式、行政效能的新提高有着潜力巨大的积极作用,即便如此各级政府也必须警惕任何新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交流极其丰富、各类消息舆论如同爆炸版充斥着群众生活时,在整个社会对新事物的理解、熟知与运用尚未达到理性的程度时,更需要绷紧“防患于未然”的弦。一旦新平台被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所利用,其造成的后果也必将愈加严重。所以,如何让微信、“互联网+”等新平台得到更加健康、积极而有序的使用,这便需要各级政府“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针对新平台建立完整合适的制度、明确切实可行的监管、践行国家信息健康“责任人”的使命。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服务需求以及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呼唤,如何保证新媒体平台在行政管理中树立起真正的“公信力”、做出实实在在的“威信”,实现与民众良性有效的互动,还需要在硬件建设、制度优化、服务水平改善等方面做出完整的规划。新变革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享受,更是每一个人、各级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感与共同的未来。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