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怎样的制度才能 让干部“能上能下”
中国法制网
2016-01-26 13:53:19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能上不易,能下更难。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如果过能力不济,却只想上不能下,那就是贪婪,不是组织的理性。一个健康的组织需要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干部的上要有规则,下也要有章法,必须是制度化、常态化、程序化的“下”,不是权力的任性。
前关于“下”是早有共识,群众呼声也高,但现实中为什么“下”不来,才值得今天来好好研究。有人说,领导干部不是每年有民主测评吗?民主测评不合格不就可以下吗?但这么多年,看到过投票没上去的,没看到过投票投下去的。年年单位领导班子的民主测评,基本上都会打优,,人人都能“通关”。优秀的,满票通过不足为奇;一般的,也能拿个八九十。有人这么说:当官都是上面定的,下面投票管用吗?的确,工作都是认作的,人做工作就要看担当。1984年百万大裁军,邓小平说,“裁军是个得罪人的事,还是我来得罪吧。”要做实“下”这篇文章,就需要学习小平同志这样的魄力和担当,好人主义、好好先生,肯定干不了这活。
过去也有地方进行过“下”的试点,好的经验值得总结。但也有人提出,拿大面积的普通干部职工“开刀”,这是不是柿子捡软的捏?熟话说“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还在主席台”。一个地方单位底下的人没管好,领导有什么样的责任?管不好下面的人,领导的能力是不是不够?下3个领导,效果会不会比下30个下属还好?
中央提出的“四类坚决调整的干部”,分别从政治、廉洁、能力、作风4个方面划线,其中最难操作的就是第三款,“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只有啃下这块硬骨头,才能让干部在铸成大错之前“下去”。在各类矛盾尖锐复杂的今天,这样做,对个人、组织、国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