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隐藏的“大毒瘤”亟待剔除

中国法制网   2016-01-20 16:20:58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小金库”隐藏的“大毒瘤”亟待剔除

 

临近年底,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私设的“小金库”开始蠢蠢欲动。公款吃喝、旅游、购物……各种违规消费却以“开会”的名义开具发票。可现在,这发票的背后却有了一双“千里眼”——实时监控和大数据分析,这是天津联网实时审计的新模式。(1月19日,人民网网)

报警显示的这张疑点发票,内容显示是一家政府部门开具的“会议费”。记者在监控上看到,该单位在同一天、同一地点,连续开具了内容为“住宿、餐饮、会议费”的3张发票,总金额近两万元。没过多久,这几张发票被换成了一张同等金额的发票,内容只有一项——会议费。

“要么发票是假的,要么业务内容是虚报的”。干了十几年审计的张锐随即向自己所在的审计组上报了这个疑点。小组就从这几张不合常理的发票入手了。

果然,这张发票背后隐藏着的同样是屡屡清除而除不掉的“小金库”。

的确,要说“小金库”其实并不小,全国形形色色的“小金库”总是绵延不绝,却总“戒”不掉。

可以说,“小金库”其外表形形色色,内在错综复杂,表现五花八门,“小”已难涵盖其实质,在某些方面,它已经成为产生腐败现象的一个根源和温床,严重干扰了财经管理秩序。

显然,我们要问的是,私设“小金库”的现象缘何还时有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相关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以及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法制观念淡薄、管理不够到位。

诚然,“小金库”是个屡治难愈的“顽症”,“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容易诱发和滋生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清除这一危害巨大的“毒瘤”。(刘洛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