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拿白不拿”心理何以成贪腐导火索

中国法制网   2015-04-08 21:38:54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近日,广西发改委原副主任廖小波被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法院审理表明,2003年至2013年期间,廖小波在担任自治区交通厅副厅长、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等职务期间,受贿价值3221.5万元人民币、40.55万港元和34万美元。
   身为地方发改委官员的廖小波,是一个典型的“审批掮客”。其凭借在国家部委人脉超广的巨大“能量”,帮助企业老板疏通关系大肆受贿。
    对于毫无顾忌地大肆受贿,廖小波称,给企业和个人办事,办的都是大事,办的都是好事。他们都得到巨额利益,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十亿元。他们送的礼品礼金仅仅是利益极少的一点,而我为此付出了大量复杂细致的工作辛劳,不是白拿钱。于是,就心安理得地拿了。
   “不拿白不拿”,其实抱有这种心理的贪腐官员何止廖小波。云南西畴县教育局局长皮登坤,其贪腐落马也是认为这些钱是白来的,不拿白不拿;云南省永善县墨翰乡党委书记陈勇,先后五次收受贿赂225万元人民币, 同样抱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最终跌入欲望的深渊……
   一些贪腐官员为何会出现“不拿白不拿”的贪腐心理? 有的就像落马的廖小波一样,认为自己为企业办大事,而我付出了巨大的辛苦,越比还越觉得自己吃亏了,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滋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拿白不拿、不收白不收”的不良心态。还有的官员错误地拿自己与社会上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作比较,认为比起当今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就是这样,自己不拿岂不是傻子?如前不久南京交通局副局长徐亚俊庭审中多次表示,社会风气就是这样……
    面对诱惑、面对权力,从认识偏颇到心态扭曲,许多“落马”官员不能自控导致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而出现“白不拿”这样荒唐的错误思想更让人觉得悲哀,一旦怀揣不劳而获的思想,自然就放松了自律自警自醒的意识。这也提醒了加强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勿让扭曲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了潜藏的“祸根”。
     所谓“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笔者认为,廖小波等落马贪官用政治生命写成的警示教材,为我们敲响了“警世钟”:为官者当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中国法制网:弘扬法制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联系网站:fzchncn@126.com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