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曦:社区“万能章”更需加大监管力度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社区“万能章”更需加大监管力度
90后去参军,需要社区开具在“文革”期间的表现证明;新农合医保在异地看病,需要社区开具“是否属急诊”的证明……在广东团分组讨论时,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国威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副主任易凤娇列举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证明事项,经她调研,社区需要开具证明的事项有110多项,社区公章被当成了“万能章”。(3月11日《南方都市报》)
社区是最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每一个公民不管其职务高低、贫富贵贱,在生活的小区里,都是社区居民,接受社区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而居民在“八小时以外”表现如何?家庭生活情况如何?社区也最有发言权。因此,不管是去当兵,还是到异地看病,或者入党提干部等让社区开具证明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防止一些人在“八小时以外”不守规矩,在单位里一套,回到社区里又是另一套,让他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而形成更好的社会风气。社区公章是如何炼成“万能章”的,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职责缺位。一些职能部门重管理、轻服务,不愿不想不主动履行自己的职责,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而把所有事情都推给社区;二是转嫁风险。一些单位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把本该自己开的证明推给社区,以此逃避责任、转嫁风险;三是信息不共享。居民办事所需信息在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里已经存在,原本不需要社区开具证明,只是因为各自为政,信息不共享,造成居民“盖章难”、社区“难盖章”的困境。
因此,笔者建议,作为最基层的社区组织,首先要对自己的权力和职责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界定,不能“来者不拒”,乱担责任;其次,对于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勇于说“不”,不能因为你是直接服务居民群众的就把涉及他们的所有事情都“扛”起来,你没那个权力,也没有那份义务,更为关键的是,社区的公章并不是“万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