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到荼蘼:坚决杜绝“节日腐败”

中国法制网   2015-12-24 13:56:46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崇廉拒腐,树立良好家风,坚决杜绝“节日腐败”。(12月24日-新华网)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中国是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的礼仪之邦,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互送礼表达祝福之情,是我国自古以来都有的习俗,本无可厚非。但官员干部如果打着“过节送礼”的幌子干着“行贿受贿”的事,就有悖送礼的本义,也让这一传统习俗从“人情风”变成了“腐败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送礼收礼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毫无顾忌,礼品数量越来越多,价值也越来越大,许多官员干部因此泥足深陷而不能自拔,千里之堤终有溃于蚁穴之势。因为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相比,节日送礼更具有隐蔽性和随意性,用“感情”投资淡化“办事”目的,官员干部也更乐意接受,从而放松了对“糖衣炮弹”的警惕,最终栽了跟斗。原广东茂名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天福涉嫌贪污、受贿、行贿罪一案在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法庭上李天福却坚持认为收礼不是贪污,“茂名有惯例,逢年过节下属都要给上属送礼,我收礼送礼也是延续这个惯例。”面对法律的审判,李天福仍不知悔悟,足以证明“送礼收礼”对官员干部腐蚀的威力。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地把所有公务员送礼收礼都当作贪污行贿,毕竟公务员也有亲朋好友,如果礼品是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且用个人的正当收入购买,那么谁也没有资格过问。节日送礼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要禁止送礼的习俗,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判断是“人情”还是“腐败”,需要一个具体细致的量化标准。许多官员干部送礼收礼,都是挑最贵最好的,单就一盒精心包装过的粽子,价格动辄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官员领导选这样高端大气的礼品,恐怕就不是习俗问题,而是干部作风问题了。况且买这些天价粽子,肯定不会用自己的工资收入去购买,一是买不起,二是舍不得。那么钱从哪里来?是“公款消费”、“灰收入”还是“贪污受贿”?这里面就有许多更深层次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
  送礼收礼应该有节有度,公务员尤其是官员干部更应该为人民群众做好榜样,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从行动上响应党中央反“四风”的号召,自觉抵制节日“糖衣炮弹”的侵蚀,不要让节日送礼从“人情风”变成了“腐败风”,以确保元旦春节风清气正。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