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欠:必先利其器的“官网”

中国法制网   2015-12-16 14:20:07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情况的通报》,公布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结果。16000余家政府网站因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发布不准确、咨询信件长期不回复、服务不实用等严重问题关停上移。(《新华网》12月15日)

据了解,通过此次政府网站普查,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府网站“僵尸”、“睡眠”现象基本消除。全国政府网站信息不更新、内容严重错误、咨询信件长期不回复、服务不实用等问题明显减少。经过此轮普查,我们明白,政府网站不能充当门面的道具,应是政府和公众之间网络交流的渠道。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中国政府管理将面临更多崭新的课题,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创新,发展电子政务,将成为中国政府管理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但只要我们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科学合理地决策,并充分利用一切国内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经过各界人员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发展,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同时,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政府形象和政务水平已成为决定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中国政府管理将面临更多崭新的课题,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创新,发展电子政务,将成为中国政府管理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电子政务不仅仅能够增强我国政务透明度、提高政府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服务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国内各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不同部门的局域网已经基本搭建完成,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城域网的基本雏形。从具体应用效果看,政府内部通过网络化沟通和信息共享,办公效率大有提高。

尽管电子政务代表了政务实施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是,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程,何况政务本身也在衍变、发展,改革中深层次的问题还将不断暴露出来。再加上我国目前现有的条件所限,制约因素客观地存在并产生作用,因此,电子政务建设的道路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科学合理地决策,并充分利用一切国内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经过各界人员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发展,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