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脱掉“贫困帽子”还需科学布局,合理规划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期间,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各地还通过层层签订“军令状”、调整干部考核等方式,确保扶贫“脱帽”压力层层传导。不少地区调整对贫困县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取消GDP考核,考核指标主要聚焦减贫数量和提高贫困户生活水平。(新华网 :2015年11月29日)
在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贫困人口脱贫的总目标下,各省市也大都制定了相应的脱贫时间规划,有的规划合情合理,不过有的地方则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将脱贫重任逐级往下压,而未考虑贫困地区具体情况,脱贫规划较为主观。
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整个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这里的百姓大多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阻塞,经济落后,同时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产值较低,受自然影响大,没有任何工业基础。同时该区人民大多信奉宗教,逆来顺受,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受封建社会陋习影响,重义轻利,重农抑商,多子多福的思想盛行。可见大凉山的贫困是经济贫困与精神贫困的双重贫困。
而要解决大凉山的贫困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并且大凉山的脱贫相较其他地方来说更为困难,解决这里的贫苦不仅要加大经济上的投入,更需要的是这里人们精神上,思想上的建设。而精神上、思想上的改变岂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所以将该地区的脱贫与其他地区的脱贫在相同时间内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总的来说,全国各个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各不相同,贫困原因千差万别。政府在制定各自地区的脱贫计划时,应当深入到基层,深入到贫困的去,聘请专业人员,根据当地具体的情况制定具体的脱贫计划,切记盲目跟风,夸大口号,脱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