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精准扶贫,定能扶出一个美好明天

中国经济网   2015-12-14 15:00:07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扶贫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中国经济网 :2015年8月4日)

自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后,立即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烈讨论,同时“精准扶贫”也轰轰烈烈的在神州大地上展开。30年的改革开放,十几亿中华儿女总体上脱掉了贫困的大衣,但由于地区差异,许多地方的百姓们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上面,日子过得维艰。而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扶贫攻坚成了社会各界人民为之努力的方向。

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现今的难题就是扶贫,而以往的粗放式扶贫方式显然不再合适。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是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是现今打赢扶贫攻坚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精准扶贫”的精髓在于“精”,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大部分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贫困人群则呈单家独户,或少数村社形式存在,而非以往连片贫困的形式。所以我们就得做的“精”字,谁贫困就帮扶谁,是什么原因贫困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做到对症下药,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因此“精准扶贫”需要各级政府做到精确管理,精确帮扶。运用马克思原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学扶贫方针。解决贫困问题不仅要“钱到”更需“人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精准的解决各村民,各村社的贫困问题,找到病因,彻底治好贫困顽疾。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不懈坚持下,我们有理由坚信,2020年中国一定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