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冉:爱心“无缝对接” 需多方配合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小学每年收几十吨爱心衣物 谢绝捐赠还遭骂(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5-11-24 )
2007年,为帮助贫困学生,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网友能为孩子们捐赠一些御寒衣物,帖子发出后,效果很好,学校很快就收到了不少衣服。贫困学生也非常高兴,还给爱心人士写去了感谢信。但是,8年来,爱心捐赠不减反增,衣物仍然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寄来,学校收到的衣物越来越多,如今,这些多余的衣物成为了一个令大家犯愁的难题,怎么处理?校方表示,学校也曾想要转捐给其他需要的地方,但一年数十吨包裹,邮费昂贵无法承担。
作为一项爱心善举,本是一件皆大欢喜之事。然而,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却因为当初善举而引来今天烦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缺少有爱心的工作者吗?答案是否定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慈善组织不发达,使得信息不对称,不能达到爱心“无缝对接” 。而这种现象又是怎么造成的呢?一则,慈善事业起步晚,专业慈善组织不发达;二则,行政管控太严,对民间慈善组织开放太晚,民间慈善事业还刚刚起步;三则,慈善规则阙如,慈善事业发展缓慢,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空间有待拓展;四则,政府机关的慈善组织尾大不掉,又缺乏主动作为的积极性,敏锐性不强,效率不高,成效不明显,往往自我满足,自我吹嘘,实际社会支持率不高。
如何解决慈善组织不发达问题?避免信息不对称的“爱心过剩”问题不断上演呢?要实现爱心“无缝对接” ,我们要明白慈善组织是一项公益事业,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需要多方面配合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需要充分发挥领导组织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对公益事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上,也要体现在官方保障的透明化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建立具有官方权威性和严肃性的信息交流平台,一来可以便于受捐双方即时沟通,及时知悉物资需求情况,二来也可以辨别个别伪造的受捐单位,防止“骗捐”事件发生。其次,社会公益组织需要建立信息网,确保捐赠信息的及时更新。不能仅仅提供组织的联系方式,提供准确即时的受捐单位的联系方式才是确保捐赠物资应其所需的关键。再者,公众也要理性捐赠。在捐赠前知晓受捐单位的物资需求条件和数量,将物资分类,按需捐赠,才能实现捐赠物资和需求的最大重合,实现物资的有效利用。爱心捐赠是公益事业的重要部分,科学理性的爱心捐赠才能够对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避免让爱心捐赠过剩,需要全社会的配合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