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宏:“货运改造”铁路想方设法,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法制网
2015-11-25 09:03:39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11月2日,全新改造后的克山站货场投入使用,一个专业化的铁路粮食物流基地呈现在货主、客户面前。近年来,哈尔滨铁路局加快货场改造,拓展服务功能,积极对接市场需求。(11月11日 人民铁道报)
众所周知,东北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这都源于有黑土地之称的东北三省,物产丰富,“种啥得啥”,产量大,面对这“白花花”的货物,哈尔滨制定了分3年改造57个货场的方案,呈现给货主一个专业化的铁路粮食物流基地。
以前,铁路货运服务繁杂的办理手续、模糊的收费标准、脱节的供求关系,让广大货主望而生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过去“老大难”的铁路货运服务让市场份额下降的同时也在制约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如今,铁路货运改革,转变了以前“铁老大”的身份,摇身变成大家贴心的“店小二”。货主曾经“跑断腿”如今只需“动动嘴”。为此哈尔滨铁路局逐步将专用线共用的货源全部组织回货场,对货场装车自动审批,敞开受理,随到随装;依托货场改造后的信息网络,建立零散白货配送中心,大力发展“门到门”运输。使货运更加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货主们在网站上只需动动手指下单,客服中心便可完成后续一切事物,足不出户便可实现货物的位移。高效化和人性化的服务让客户不再为发货而发愁。
据笔者了解,哈尔滨局还建立货场公共招商平台,组织公平、公开、公正敞开式招标,提高货场利用率,并深度挖掘运输核心业务的附加价值,实现运输的最优化,尽可能的占领货运市场份额。
笔者相信,随着铁路货运的不断改革,将会推出更多贴近市场、赢得市场的好举措。以服务为本、客户至上的理念也会让铁路的社会形象和自身效益不断提升,最终将会为社会、为百姓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