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公共服务简政放权,莫让群众跑断腿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11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公开政府“权力清单”,压缩办事人员自由裁量权,以持续简政放权便利群众办事创业。
十八大以来,政府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上下了很大功夫,目前已经砍掉700多项审批等事项。但仍有基层反映,改革还存在“中梗阻”、“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等情况,严重束缚老百姓的手脚和市场的活力。
便民、利民原本是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然而,老百姓在办事、办证的过程中,却不时遭遇“事不办”、“事难办”和“奇葩证明”; 一件原本并不复杂的事情,却因为制度的壁垒和人为的藩篱,降低了行政效能,让老百姓有了一种“跑断腿”的无奈和艰辛。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做到便民、利民,反而加大了老百姓与公共部门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感。
现代社会,人们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更强烈、更迫切的利益诉求。政府只有继续力推公共服务简政放权,及时公开“权力清单”,压缩办事人员自由裁量权,才能有效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让公共服务“触手可及”。
如何改进公共服务?李克强明确提出三项具体要求:信息公开、流程简化、数据共享。
首先, 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并进行动态调整。要想方便办事群众,最重要的工作是信息公开,只有让大家知道政府具体提供哪些公共服务,办事具体需要哪些材料,才能避免群众办事时发生“盲目瞎打”的情况,同时也能防止部门之间相互推责,出现“击鼓传花”现象,让老百姓跑断了腿。其次,简化办事流程,、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特别针对那些于法、于文件都没有依据的证明,必须予以废除;至于那些确实必要的证明,也要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以便利办事群众。最后,各部门要打破“信息孤岛”、建立统一公共信息平台。各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既有利于老百姓办事方便、创业顺畅,也为政府自身的监管服务提供条件,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
总而言之,政府虽然需要有防骗、防不良行为的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一上来就先‘有罪推定’,先查疑点。各部门要切实从群众利益出发,化繁为简,坚决杜绝部门利益本位,真正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莫让群众跑断腿。
作者:芽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