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任性治霾”不可取,保护蓝天需从长计议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入冬以来,雾霾再次来袭,东北、华北相继“沦陷”。面对严重雾霾,限产停产成为各地通常采取的被动措施;然而在日常的主动治霾中,喷雾洒水也成了部分地 区的“标配”,甚至雨天也不停息,引发广泛争议。城市一边缺水喊渴,一边却洒水治霾,这是否“病急乱投医”?此举真能保卫蓝天吗?(北京晨报 11月13日)
雾霾似乎是经济发展如影随形的邪恶影子,人们一边为生活水平提高喝彩,一边抱怨环境变糟、蓝天不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烟笼寒水月笼沙”不再是古诗词中妙不可言的朦胧意境,而成了城市负面标签的“健康杀手”。治理大气污染已成为政府的重要课题,而有些地方的治霾措施却有待商榷,如缺水城市自来水满街洒,即使雨天也不歇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说,洒水对于消除PM2.5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此浮于表面的“任性”治霾并不可取,保护蓝天还需从长计议。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这与急剧进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脱不了关系。可以说,雾霾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附属品,我们所熟知的经济大国大多也有也有漫长的治霾历史,如曾被冠上“雾都”头衔的伦敦,其治霾过程长达半个世纪。从雾霾的形成原因来看,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带来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加之城市化一定程度上改变小区域气象条件,颗粒物不易扩散稀释,种种因素叠加才产生了严重雾霾天气。
因此治理雾霾不能只着眼于一处、着眼于一时,而要从长计议,进行顶层设计,出台系统方案,聚合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对于工业排放废气这一源头,小到建造高大的烟囱、关停落后工厂,大到改进工艺、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以及严格排放指标程序、严肃处理违规排放等需要多方面考虑。对于机动车尾气这一源头,有研发推广新能源机动车、完善公共交通、单双号出行等措施。对于煤炭燃烧这一源头,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挖掘可再生能源潜力、冬季采取集中供暖等方面值得考虑。
治理雾霾,保护蓝天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一场持久战,也不可能单兵突进,这是一场团结作战,无论是大众还是政府,都应该有这样的决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