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应急机制上不了“战场”

中国法制网   2015-11-13 20:30:00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8日,沈阳遭遇六级严重雾霾污染,当日上午10:30,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启动重污染天气二级(橙色)应急响应;下午3:30,因雾霾污染进一步加重,应急响应升级为一级。可遗憾的是,一级预警发布数小时后,建筑工地仍顶着停工禁令继续施工、环保局官网瘫痪近2小时、环保局工作人员对启动一级响应竟不知情……这种现象,令人深思。(11月10日《人民日报》)
  
  应急响应机制是由政府推出的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而设立的各种应急方案,通过该方案使损失减到最小。在污染“爆表”的时候,启动应急机制正当时,但是这应急机制发布数小时后,还是问题依旧,这不就是成了上不了“战场”的机制么?
  
  环保局作为雾霾问题的主要负责单位,在启动一级响应后工作人员竟不知情,连环保局干部队伍中都“问题”百出,那么在应对雾霾的时候可想而知。所以应急机制成摆设也就不稀奇了。
  
  当然,发现问题并不是为了抱怨,而是为了正视问题,防止问题堆积。雾霾不仅是对空气的污染,更是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那种看不见的“朦胧”其实是群众心里挥不去的忧伤。
  
  面对问题,就要抗得起抢上得了战场,尤其是作为雾霾的主管单位,工作人员要有一种预见意识,在发现问题之后,不是等问题更加严重,也不是静待通知,而是应该主动应对问题,把责任担当摆在前面,把平时工作干在实处,不能为了交差而敷衍了事,当雾霾来袭的时候,应急机制成了打不响的“抢”。
  
  雾霾横行,只因制度的“牙”还没有长出来。干部并没有意识到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因此平时的工作也就是应付了事,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却又毫不知情。对于这样的办事态度就需要追责,让制度长出“牙”来咬一咬干部,才能让干部看到驱散雾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文/魏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