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应当"接地气"

中国法制网   2015-11-10 09:09:04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在农村调研,有村民建议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零距离解疑释惑,认为远比开大会搞培训有用。要"滴管"不要"漫灌",是很多群众的心声。(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刊登的这则评论无疑反映的是群众内心的声音--希望得到"接地气"的服务。但是纵观当今社会,群众不是为办事跑断腿就是被要求开各种哭笑不得的奇葩证明,其理想的服务模式根本就是遥不可及。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现象自古以来就存在,且古代官员的官本思想更为严重。到现代,社会的民主化、法制化,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使这种现象有了很大的缓和,但依然存在。深究其因,不过是部分干部没有摆正自己的立场,心中无群众,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作祟罢了。
    我国历史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的干部更应当抛弃官本位思想,为群众谋福祉,把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然而要实现这一终极目标,让人民感觉幸福,"接地气"服务群众莫过于是最好的举措。 

    所谓的"接地气"其实就是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做官老爷。百姓千千万,需求万万千,要求我们干部要将党、国家的方针政策主动带入到田间地头,了解民之所需,为其解惑释疑,实现精准化服务;要求干部要放低姿态,亲民爱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更要求干部要"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习总书记曾倡导干部要"四下基层",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干部改进作风,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带着措施地为人民办实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干部更应当带着这样的情怀做事、为人,让群众真正地感受到"接地气"服务带来的幸福。 

 

    

                                             作者:童心未泯

                                        电话:13980141574

                                        邮箱:626627734@qq.com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五丁路北段213号

                                        邮编:622150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