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岗位冷热“温差大”说明了啥?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10月24日,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工作落下帷幕。国家公务员局统计,有199.8万人次报名,最终139.4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本次计划招录人数为27871人,平均竞争比为50∶1。上年同时期国考报名计划招录人数为22248人,平均竞争比为63∶1,平均竞争激烈程度下降。(人民网 11月5日)
一年一度轰轰烈烈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落下帷幕一段时间。据统计分析回头一看,虽然整体报考已趋向理性化,但是岗位的冷热“温差”却仍然十分大,这样的差别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笔者有以下的观点。
首先,说明了人生选择的不同。虽然说“人往高出走”没有什么不对,然而在为人民服务的大业上却一定有需要有人甘于奉献。如若所有的人都只冲着好地方、好岗位而去,那么是否说在不久的将来基层基本无人干事?因此面对这一冷热的“温差”,作为愿意成为人民公仆的报考生来说需要的是有甘愿服务的态度和精神,唯有如此也才能在这份事业上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再次,体现了专业性高低的不同。“热”的岗位有时候不单单因为地方好、岗位好,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其招录条件特点是限制不多、不高;而相对冷的专业一边因为处于经济落后的艰苦边远地区的基层单位,工作环境和待遇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则是对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要求较多,将报考者拒之门外。如此一来,冷热差异的出现也在于专业性等要求不同。
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我们明白也理解公务员报考职位的选择,于个人而言,选择报考自己感兴趣的职位无可厚非。但是于国家而言,冷门职位并非设而无所用,政府的职责和义务需要相应的人才去落实和贯彻,唯有如此才能将冷门职务、偏僻地区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样对于那些受冷落甚至无人报考的职位,国家政府部门应该给予相应措施引导人们报考,缓解一些地区、部门“无人可用”的困境,如此一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