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精准”啃掉扶贫“硬骨头”
中国法制网
2015-10-29 18:45:45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近日,四川省再出“硬举措”,针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新村建设、教育与就业、生态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惠民、社会保障、社会扶贫、金融扶贫等方面出台10个扶贫专项方案主攻全面脱贫,预计投入财政资金将达1400余亿元。(10月28日四川日报)
“穷人”不是一种称呼,而是一种现状,一道不得不解决的民生难题。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下,不落下任何一个人是国之根本。扶贫的“硬骨头”必须啃下来。当然这并不容易,但是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因此,笔者认为,要啃掉扶贫“硬骨头”要在“三个精准”上着力。
精准识别。扶贫不是谁都是对象,这就要在界定“穷人”上有标准,有责任,不然“富人戴帽,穷人落榜”的困局依然会出现。而要找准穷人,“数据”不能代替“走基层”,必须要走到村民家中去,才能了解得到真情实况,也才能扫掉精准识别上的盲点,找到真正的“穷人”。
精准滴灌。精准更需要体现在一个精心上,因此不能采取广撒网的方式,普遍性中也要寻找个性,从精准滴灌上入手,这不仅仅体现了工作的细致化,也体现了扶贫工作的“真”,没有真心、真情,自然就做不到“滴灌”,“滴灌”才能让干部首先改掉思想上的错误观念,从而让村民走出等、靠、要的传统思维,凝聚智慧,走出“滴灌”下的特色。
精准考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防止干部工作上的不实,考核必须同步跟上,要拿出斗真斗硬的态度,明确考核标准和类别,确定考核范围,让群众也参与到对干部的考核中来,要知道扶贫工作好不好,干部说了不算,要群众说好才算好,因此群众的意见很重要,这也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扶贫成效,寻找扶贫中存在的盲点。
从“天为铺,地为席”的贫困状况到“洋房别墅”,想都不敢想的感激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扶贫神笔带来的新村画卷,更看到在啃掉“硬骨头”上的民生温度,带着感情,带着担当去扶贫,再硬的骨头也啃得下来。(文/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