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转变之“移动办公桌”

原创   2015-10-20 13:18:43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作风转变之“移动办公桌”

 

    西安长安区魏寨街道为干部配备自行车,包村干部每周至少三天待在村里,集中为群众解决养老、孩子上学、产业发展等问题,群众对此赞不绝口,认为干部骑自行车为民办事,成立名副其实的“移动办公”。(9月22日  《陕西日报》)

    骑自行车下乡,甚至以此为“移动办公桌”,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心,打通了干群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这样的做法值得点赞。毋庸讳言,过去一些干部下基层是习惯坐在车里“察”民情,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搞”调研,宾馆饭店“解”民忧,形成了所谓的干群件“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表面看是距离,实质是一种隔阂,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把工作当事业干的责任心,缺乏把群众当亲人的深厚感情。

    笔者认为,像魏寨街道这样,把自行车变成“移动办公桌”,真心实意在村里为群众办事,有效地解决了干群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自行车成了“移动办公桌”,切切实实反映了干部作风的变化。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勤务员就是要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带着真情实感到群众中去。要把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将温暖送到群众的心窝里。党政干部特别是工作在基层的乡镇干部,绝不能待在办公室里等群众来找、来访。

    自行车成了“移动办公桌”,还是践行“马上就办”的精神、凝神聚力抓落实的一种表现。在基层工作,绝不能为官不为,得过且过,缺乏敢于担当、善于开拓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能谈的头头是道,决心表的斩钉切铁,而没有实际行动,不去抓落实;更不能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导致一些好政策落不到实处,见不到实效。

    笔者期盼这种做法能坚持下去;也希望更多的地方创造类似“移动办公桌”,让群众因此得到更多实惠,形成更广泛的勤政务实。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