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的不是项目进度,而是制度合理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10月8日,审计署发布了2015年8月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公告,重点审计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精准扶贫、养老服务业等民生政策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重大建设项目推进、中央部门财政存量资金盘活等情况,抽查了498个单位、815个项目,涉及项目资金7080.14亿元。(2015年10月8日 人民网)
民生问题关系重大,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当前,国家改革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确保社会稳定,才能给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良好环境,才能为人民谋福祉。审计署表示有关部门和地区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一些部门和地区存在政策方面措施不到位,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缓慢,清理盘活存量资金不及时,项目批了,钱给了,地划了,却开不了工。这背后体现的是专项资金不专项,资金下达、拨付链条长,部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民生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在有些地区和主管部门落实不到位,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 ,未按规定落实简政放权要求 ,部分中央部门和地区清理盘活存量资金不彻底、不及时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为官者不为、慢为。党的有关规定出台后很多官员怕“做多错多”事实上,因“为官不易”,索性“为官不为”,本身就是四风的突出表现。不作为、慢作为都成了为官的一种技巧,是避开仕途的污点,得过且过。使得项目推行不下去,资金很长时间达不到应有的社会效益,真正没有及时惠及到老百姓。总现象都是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笔者认为寻求科学合理的综合绩效评价制度是拨开这篇乌云见蓝天的方法,绩效评价制度应以纵向和横向的考虑项目社会效益和官员涉民惠及程度,以项目形成总时间来分段追查项目进展程度,如有延误,没有合理的解释,都以不作为处理。及时合理的完成惠民项目资金才达到真正效果,是每个官员应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