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治霾难,难于破藩篱

新闻来源: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929/c1001-27645556.html   2015-09-30 11:28:06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今年上半年,郑州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仅39天,在74个重点城市中排倒数第三,成为了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全国首个被约谈的省会城市。一直以来,郑州为雾霾问题绞尽脑汁,推行诸多如街头洒水等治霾措施,但都“治标不治本”且引来市民争议。

     治霾何以难?治霾难,不仅在于大气颗粒物污染本身的特性,当前监测和治理技术的局限,也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并非“一日之功”。同时,中国的雾霾问题也是“人”的问题:一方面是政府和百姓对雾霾危害的认识不足,降低了防范心;另一方面是我们有太多的官员在发展区域经济拉升区域GDP和提高自我政绩的时候,对环境污染问题视而不见或见而不理,才最终导致雾霾这个魔鬼在我们的土地上“扎稳脚跟”“赶杀不尽”。今天的郑州就是中国治霾的一个缩影,有太多如大气治理工作不力、扬尘污染问题突出、企业违法排污多见、水环境保护不够等问题摆在了郑州人民的面前,成为了那高高的藩篱,将他们困在这一方雾霾天地之中。

     藩篱何以破?张瑞琴说:“对单一污染源的控制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大气治理从来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治霾问题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大气治理这个系统的工程上下功夫。一是要人人提高认识,了解雾霾危害性,提高警惕;二是要上下齐心,在治霾的问题上,政府、企业和人民统一战线,明确责任主体,既不互相推脱也不“独善其身”;三是抓重点寻求区域治理突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尽快推出合理有效的治霾良方,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和官员在青山绿水面前,可能要先将个人政绩放一放了。

     以郑州治霾为例,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污染排放的长期积累效应,其背后隐藏着发展方式、产业结构、消费观念及生活习惯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最令人诟病的是集中建设的问题,大量的扬尘“助霾为虐”,导致怨声载道。笔者认为郑州政府是时候将经济建设”放一放“了,稀释建设密度,少量多次,才能有效控制住扬尘污染,为治霾加油。同时,郑州政府应将“压煤、抑尘、控车、减排、迁企、增绿”作为治霾的主攻方向。

     综上所述,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治理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特别是针对区域治理,当务之急应从与人类健康更加密切相关的污染源治理入手,并加强有关职能部门的联动,明确责任主体,增加执法“底气”和依据。同时也要求我们的政府、企业和人民要联起手来,齐心协力,如此才能破得藩篱,让郑州人民感受到蓝天白云,让中国百姓享乐于青山绿水!

                                

                                作者:芽悦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