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 一凡:安全管理中的心理学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安全管理是企业控制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各企业单位都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加大盯控考核力度,以期能堵住管理漏洞,保障安全秩序。在许多管理者心目中,安全工作就是找问题、挑毛病,查隐患,促整改。而很多被管理者也认为管理就是找自己茬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被放在对立的局面。且不说这种认识的对与误,其实不管如何严格管理,查出多少隐患,都是在“亡羊补牢”。
生产是一种以人为主的社会活动,从根本上说,管理即是管人。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方式取代了“以物为本”和“以资为本”的传统管理方法。古语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人是活的,有各自的性格、气质、思想、爱憎,我们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都是和不同的人进行着“心理上的较量”。如何在和别人交往过程中充分调动起一切人力资源,让他们尽力为你的目标服务呢?心理学中有个递进等式:了解人的心理--驾驭人的心理--支配人--支配世界。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想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及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如果能掌握和运用一些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找准自身的定位,找到最佳的激励方法,了解被管理者的所需所想,有效调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压力和情绪,矫正管理中的偏差,从而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能动性,就能从根本上遏制违章违纪,杜绝故障隐患,达到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是人就有心理活动,是行为就会有出发点。不同的性格特点就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粗心的员工马虎的员工,注意力往往不集中易出现失误;自以为是的员工,容易麻痹大意和冒失,缺少合作与团队精神;性情急躁者,易冲动而违规操作等等。因此,作为安全管理者,在日常地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但要做好常态的安全工作,更要注意研究职工的性格、情绪、心态、需求等各种心理活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个性差异,因人施教,发现引起工作者不安全行为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职工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安全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使管理工作更富有人情味,更具针对性和预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研究分析企业中广大员工的心理需求与工作行为,考虑和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发展需求和感情需求,使员工获得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安全生产,才能把安全管理由被动的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主动地事前预测、分析和管理,并制定出保护广大员工利益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最终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形成融洽的干群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氛围和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