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林:落选贫困村,村干部辞职也“还不了债”

中国法制网   2015-09-09 13:27:33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一份100万多让人心慌的账单,黑色和蓝色的笔迹交织,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珠田乡大垅村最近几年的收支情况。从2008年起,负号开始和“扶贫项目”一道频繁出现在账单里——“修建村村通公路”7个字后面,跟着“-70万元”的字样;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起出现的,则是30余万元的欠款。指望着被选上“十三五”贫困村,建设新项目的村支书,在落选之后气的“想辞职”。(《网球网》9月9日)

当初一个个令全村人“兴奋不已”的扶贫项目,如今却变成了压在所有村民心头上的“一块块大石头”。一条全长5.2公里的水泥大道是村里通往外界唯一的路,改变了老百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状。路修好之后的形式却不容乐观,老百姓得了实惠高兴,却不知村里已经欠下70多万的债,这个结局是政策没“吃透”还是政策“不好”呢 ?一个村欠债可以说的过去,那连续8个村的欠债又是为什么呢?“村村通工程”变成了“村村欠债工程”。

扶贫项目本来是想让我们脱贫致富、改善生活,可村子咋就越脱越贫了呢?然而8个村的欠债并没有体现在政府的公告中。政府的“报喜不报忧”,让这些村干部“苦不堪言”,不仅仅一个“村村通工程”,还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危桥改建”“村小翻新”等扶贫工程。因为“上面不知道基层搞一个项目需要多少钱”,使得负债单子上又增加了一笔笔账目。

中央财政的补贴,没有地方财政的支持等于没有这个政策。万丈高楼从地起,老百姓自己集不了资,那么只能靠当地的政府来支持。当地政府迟迟的不答复使得村集体欠债越加的难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上面给的资金不够,那么只能用“拖”字诀来对付施工方。但这终不是长久之计,“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如果说想要靠新的项目找来资金,摆脱债务的纠缠。那么贫困村的落选,使得村干部气的想辞职这样的结局,总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即使村干部辞职也“还不了债”。

国家提出“扶贫”政策,施行“扶贫项目”,不是让老百姓通了公路用上了水之后却担心哪天收债的债主找上门来,更不是想让村负责人东躲西藏的躲避债务,甚至连过年也要在外面过的局面。“走关系,托人情”还是解决不了“僧多肉少”的问日。“扭曲”政策带来的反效果会比不实行政策更可怕。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