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林林:“让我来”岂能止于罗州仁青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8月中旬,川西高原上的格尔登玛村阳光灿烂,一条小溪从村子中间缓缓流过,几个村民对着溪水红了眼圈:“洪水涨到了窗户那么高,把我们的仁青带走了。” 一个28岁的年轻人走了,格尔登玛村家家点起酥油灯,为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祈祷。(8月24日 四川组工网)
罗州仁青,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大学生村官,他和千千万万个大学生一样,毕业就踏上了大学生村官的征程,也和别人不一样,他的五年村官生涯竟是同生命一起走完了。
回想他的五年村官生涯:“我到格尔登玛村”第一次走进了这个平均海拔3280米、不通手机信号、不通网络的纯牧业村,“让我来”是他在格尔登玛村的最温暖声音,也是他与格尔登玛村村民道别的声音。1700多个日夜来,“改善民生,加快发展”一直是他的两件心头大事,为七旬失明老人送去药品和保暖衣物,为五保户申请搬迁手续、带领群众为其建房,为通往外界的村道严把质量关,3个月如一日地坚守在村道上,吃两口青稞炒面,喝一碗酥油茶......
五年有限,他为老百姓做的一件件“小事”却数不胜数,犹如草原上盛开的格桑花,开满格尔登玛村。这个格尔登玛村的“儿子”永远地离开了人们,面对困难、面对挑战,第一个站出来说:“让我来!”的有力声音难道也要随他消逝?
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人民群众不答应,始终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党更不答应。与之相反的是一个罗州仁青走了,千万个“罗州仁青”来了,走进我党,走进群众,服务于民。
特别是基层的年轻干部,更要将罗州仁青迎难而上的干劲儿保持并传递下去,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便的交通、闭塞的通信、繁杂的工作、困难重重的老百姓......我们的年轻干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罗州仁青的大爱和无畏,主动站出来,“让我来”的声音才会愈来愈强大,党和人民的未来才会越来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