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然:“第一书记”要脱掉形式主义的外衣

中国法制网   2015-08-28 13:39:09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省委组织部近日就做好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发出通知,把脱产驻村作为选派第一书记的刚性要求,确保选得优、住得下、干得好。(8月24日,四川日报)

“第一书记”的名称由来已久,为了贯彻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这一称号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那么此次的“第一书记”又是做什么的呢?原来是为了抓好“精准扶贫”工程,由机关单位选派干部职工到帮扶的村任“第一书记”,帮助贫困村脱贫解困,为当地群众谋取福利,这也恰好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措施。

从“第一书记”的人选到任职周期再到工作内容、工作目的,四川省委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明确必须脱产培训,要吃住在派驻村,与村干部同出勤同考核。可以说,这样的刚性要求,能够有效的将驻村工作落到实处,而非以往的扶贫解困就只是逢年过节去送送钱物、走走过场似的形式主义。

但是,所谓上有对策,下有政策。要想将驻村工作落到实处,让“第一书记”真正的脱掉形式主义的外衣,还需加大力度、健全机制。一是要解放“第一书记”的思想包袱,纠正下乡就是受苦受难的错误思想,让其真正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明白下乡是帮助别人,是做好事也是他分内的责任。其次是要解决机关单位不放人的问题。有些单位明确了“第一书记”人选,却总以单位工作太多太忙,不允许驻村干部下乡工作,导致“第一书记”空有气人,当地的百姓连其面都没见过。所以,机关事业单位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让“第一书记”驻村。三是要健全考核监督体制,防止有部分“第一书记”耍滑头,一面给机关单位说驻村,一面给帮扶村说会单位办事,而利用工作时间自我休息。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是好事一件,但如果没有健全的机制管理,或许又伤了民心,好事也办成了坏事,所以,“第一书记”务必要脱掉形式主义的外衣,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