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农村“谁来种地”

中国法制网   2015-08-27 16:45:03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明天的农村“谁来种地”

今日中国正快马扬鞭奔向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在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悦之中。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三农”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要解决13亿人吃饭,仅靠紧进口来无疑于让别人卡住咽喉,靠不住、危险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问题,他说:“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08月25日 学习中国)

当前农村面临现状,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化转移,乡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成了目前农村主要劳动力,因缺少劳动力很多土地闲置、荒废,无人打理。城乡结合部的乡村土地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所占领,原本产量地消失了,绿油油的稻田越来越稀少。他们也要购买粮食,长此以往粮食问题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问题。

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还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战略上看。中国13亿人口,每年消耗5亿吨粮食,每年从国外进口2亿吨,长此以往一旦国内国际发生灾害年,粮食供应不上,人民没有饭吃,国家危矣。我国耕地逐年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占地,不节约、不集约合理用地等原因。要想解决粮食问题,只有守住今天的耕地,若不这样,粮食生产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是关系子孙后代的长远战略问题。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习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好‘ 谁来种地’问题,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措施鼓励返乡农民回乡创业、开办庭农场、颁布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留在农村、投身农业。为创业者免费提供场所、资金和技术支持,目的在于培养留得住、站得稳的新型农民。

 粮食问题人人有责,全社会携手并进参与其中。农村建设需要更多的人参与,为之献计献策,鼓励和引导在外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集中各地优势在资金、技术、场所给予支持,这也符合当前政府所倡导的。鼓励和倡导第二、三产业服务于农业,在农村组建一批守得住寂寞、留得住清贫人才,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要保护好现有耕地就得从政策上、规划上、策略上出发,合理保护现有耕地,尤其是产粮区域,与其同时,对违规滥用耕地者从重从严处理,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只有双管齐下,耕地有人种、粮食有了保障,人民才能真正安居乐业,才会实现小康梦。

 

 

作者:云朵    联系电话:15881615799              地址:江油市中坝镇涪江社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