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学习国学不是封建复辟
- 更换背景颜色:
-
-
-
-
-
-
-
8月23日,“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启动仪式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嘉璐出席并担任总顾问。(2015年08月26日央视网)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国学”一词据查起于清末,与当时欧美西方文化所传入的“西学”相对而言,广义上的国学是指以儒、释、道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为枝叶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曾几何时,不少人给国学扣着“封建糟粕”的帽子,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我们承认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所以一定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想想能够历经几千年历史检验而仍旧被世人视为经典的东西,又岂是几个人一句“封建糟粕”就能够抹杀其价值的?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国学的影响涵盖方方面面 。“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国学就是读历史,研读国学,我们可以深刻剖析中国社会的渊源,可以借鉴前人宝贵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反思当下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尤其重要,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德行、能力和操守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前途,期盼这次领导干部轮训国学,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学有所用,利己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