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青:对于未来的生态环境,我们可否就此乐观起来?

原创   2015-08-20 16:14:56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给各地官员无疑上了环保的“紧箍咒”,这种强制约束实属目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情形下的无奈之举。

犹记得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提到:“也有人说现在的北京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着实为习大大捏了一把汗,因为这个承诺的兑现太有难度了。悲观主义的人甚至认为,当下的生态环境只会越来越差。

早年,在中国人口基数的压力下,经济增长压力太大的情况下,不得已选择了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增长。如今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在沿用,放弃是否就等于放弃经济增长?答案是否定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环保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足以说明问题,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虽然一些地方的经济增长上行压力和环境保护在诸多时候无法平衡,我们也不能因此不负责任地牺牲环境换来短暂的效益,把更大的困难留给子孙后代。

即使转型面临如此大的困难,如今我们依然看到:一个个重点污染企业正在停工或者限产,大城市的汽车限号,露天烧烤摊的限制,越来越环保有效的秸秆利用,甚至施工工地也开始注意自己是否扬尘超标……如此,更美好的明天一定会来。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