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证明咱就这么难?

原创   2015-08-13 11:10:42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

       近日,湖南娄底“老人补办老年证要派出所开遗失证明,派出所呼吁民政局多为民办实事”引起网络热议。记者调查,此系老人将要求去村(居)委会开证明“误听”为去派出所所致,然而网络上的怨声并未禁绝。不管是否“误听”,五花八门的证明正击中了群众心中办事难的痛点。(新华网  8月7日)

 

        据报道,此次“办证难”是因群众“误听”,但正如该派出所信中所言,“我所也无法证明老百姓的证件有没有丢失”,如果没有“误听”而去村(居)委会开证明,村(居)委会就能证明百姓的证件有没有丢失吗?不管是否“误听”,五花八门的证明正击中了群众心中办事难的痛点。

        不错,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例,只是“证明之路”上再普通不过的小故事,这些“奇葩证明”讲述着“人在证途”的辛酸与无奈,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如何杜绝各类不合理证明,也迅速成为了各地政府在改进政务服务、提升为民办事环境的突破口。“奇葩证明”何以泛滥?何时能休?接地气的证明距我们还有多远?

        所谓‘奇葩证明’,包括不必要的证明、没法办的证明、必要而又不好办的证明。

证明过滥过繁,折射政府审批事项依然过多,表明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和部门在管理和服务中确实存在不规范、不透明、不作为问题,也说明职能部门存在信息壁垒,为民服务意识和理念跟不上社会的快速发展。

        破解“奇葩证明”泛滥难题,根本之策在于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构建各部门打通共享的数据服务平台,尽可能减少群众办事的环节,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清除‘奇葩证明’滋生的土壤,加快打造权责法定、廉洁高效、公开公正的法治政府。

        日前,成都出台了《成都市清理规范民生领域证明材料工作实施方案》,经过清理将形成一张证明材料清单,为证明“瘦身”,未纳入清单范围的,一律不得要求办事群众再提供,并面向办事群众公示。坚决杜绝各类不合理证明,着力破解“证明难”、“办事难”。 成都的这一作法获得了群众的极力点赞,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和借鉴。

        笔者认为,只有改变行政部门的管理思维,眼睛要向下看,让群众吐槽,让部门“跑腿”;打破行政壁垒,建立信息共享互查;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服务意识;废除不合理政策,摆脱呆板的规定束缚,才能不再出现不必要的证明、没法办的证明、必要而又不好办的证明,切实解决群众办证难、办事难问题,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承诺落实到行动中而非口头上。(文/凌月)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